一、技术背景
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对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变化要求审计方法必须不断创新。随着会计数据无纸化和网络化的普及,审计技术方法也必然由传统的手工方法转变为与计算机文件处理特点相适应的数据文件测试方法。这就要求每位审计人员打破常规,善于运用立体思维、系统思维、发散思维,科学推理,抓住先机和重点。本文就以Google Earth软件为例,探索其在审计中的应用。
Google Earth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2005年正式向全球推出。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其使用了公共领域的图片、受许可的航空照相图片和很多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城镇照片。Google Earth的运用,使得地表景物的全球观察、全球定位和地理测量须臾可得。将其部分功能应用于审计中,简单易用,可以极大提高审计的效率,切实提高审计成效。
二、运用方法和具体情形
(一)利用显示历史图像功能,查看某址原始地貌和本来状况
1、在对房屋征收安置补偿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借助Google Earth软件,通过Google Earth中的时间轴功能,对比同一地块不同时期的地貌,对可疑的拆迁建筑物逐一分析比对,审查违规套取补偿资金的问题。首先在Google Earth中找到图像范围,即可获得现场实景。可以输入现场获得的有关建构筑物坐标信息,检查输入的坐标信息与图像中的建筑物是否吻合。然后在软件中选择“视图-历史图像”,将卫星图片拍摄时间返回到2年前,可以大致可以反映此时该区域内某些建筑物是否存在。最后,通过将Google Earth查询到的原始图像与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补偿明细进行对比,审计人员能够发现,在Google Earth上查询到的征地征收实施前后时间段的图片上,没有补偿明细上所列的那么多需要补偿的内容,从而发现套取或违规支付拆迁资金的情况。
在审计国有煤矿企业支付塌陷地补偿款情况时,同样可以用此方法查看塌陷之前的建筑物及附属物情况,尽可能的多取得审计证据。
2、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利用Google Earth“显示历史图像”功能,有效核实整地改垄情况。通过Google Earth软件找到指定审计项目区域,首先找到审计区域最近拍摄的卫星图片,其显示的地理地貌情况是项目实施完成后的状态;其次在软件中选择“视图-历史图像”,将拍摄时间推到最早或项目实施前的拍摄时间,然后将两幅图片进行对比,查看土地垄状是否有改变,从而判断该地块整地改垄项目是否有造假问题。
3、在对某镇示范镇2013年建设情况审计时,该镇列支多笔绿化款,审计人员用Google Earth“历史图像”功能,通过Google Earth中的时间轴功能,查看到该绿化区域2012年8月就已经存在,从而发现虚报项目、套取资金的问题。
4、在某桥梁重建工程结算审计中,施工单位就施工围堰的长度签证问题与建设单位产生了分歧,双方争执不下,但双方都未能提供当时施工的影像资料。当审计人员在Google Earth上找到了这一工程在围堰未拆除时的历史图像后,顺利解决了双方纠纷,快速推进了工程结算审计进度。
(二)运用工具栏下标尺工具测量距离
1、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在某道路工程结算审计时,审计发现监理等有关单位签证的运土回填项目的运距较长,但又没有车辆现场核实,通过Google Earth路径工具测量,可以核实实际距离,核减不实造价。具体是:在软件中找到指定的审计项目区域,利用工具栏中“标尺-线条”功能,选择“长度”的计量单位。使用鼠标将项目区内点击出需要测量的两个点,其“长度”处会自动显示所选路段长度。
2、当需要测量的点不止两个点时,可运用工具栏中“标尺-路径”功能测量多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使用鼠标点击项目区内出需要测量的多个点,其“长度”处会自动显示所选路段长度,从而确定道路、管道、沟渠和林带等长度,为确定工程量提供依据。此方法的运用缩短了现场勘查时间,避免了勘查过程中各种障碍物和受天气因素的影响。
(三)运用工具栏下标尺工具测量场地面积
1、利用Google Earth“面积计量”功能,有效核实项目申报过程中夸大项目区面积情况。在Google Earth软件中找到指定的审计项目区域,利用软件“添加多边形”按钮,将“度量单位”中“面积”单位调整为平方米或公顷。使用鼠标将项目区周边围上,“面积”处会自动显示所选区域面积,然后将平方米或公顷换算成所需计量单位,即可准确对比出申报面积与项目区实际面积差异情况。
2、有效测算实际造林面积及造林数量情况。审计人员要深入到项目区现场,准确掌握各地块的地形地貌和重要标示物,同时对各地块苗林的行距、间距进行测量,计算出每株苗木的占地面积。然后利用Google Earth软件中的“面积计量”功能,计算出项目区面积,将此面积数除以每株苗木的占地面积,概算出实际种植数量。最后将概算数量与工程决算书、财务结算原始凭证进行比、分析,审查是否有多报植株、套取资金问题。
三、与国土调查数据等多种地理信息的结合
耕地面积的真实性一直为国家所关注,在审计中尝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不再将视野局限于某一个项目或某一类项目上,放眼全局,从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高度出发,可以了解审计区域近两年来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变化情况。利用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遥感正射影像图等多种地理信息,搭建地理信息分析平台。通过坐标转换、几何校正、影像配准、分属性渲染等技术进行数据预处理,使多种地理信息依据统一坐标系、统一比例尺进行图层配准;最后,运用图层叠加、目视解释等技术分析、判别该区域近两年来耕地和基本农田是否已改变性质甚至被建设占用,并使用软件计算出问题区域的耕地面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使审计人员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几十万公顷土地上每6平方米区域的细微变化。【1】
四、卫星图片不清晰时的处理
当卫星图片不够清晰时,需要运用常用的图形工具进行处理。可以运用adobe photoshop和ACDSee等软件,对不清晰卫星调整对比度、亮度、γ值和曝光度,此类软件简单易用,处理过程简单,可以提高图形识别率。
五、推广建议
审计技术的创新,一方面是利用自然科技和人文科研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计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一些以往未曾出现或者通过旧的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审计人员熟悉并掌握现代科技的发展,了解最新的成果,并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对其加以创新和运用。
Google Earth的运用方法取材简单、可靠,有效减少了审计时间,降低经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