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2863266 

中国审计网欢迎您 , 为您提供专业的审核课程

用工匠精神       圆心中那个梦

新闻动态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News

如何做好新时期审计档案信息化工作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4-02 | 893 次浏览 | 分享到:
       审计档案管理是审计机关的基础工作,也是整个审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实现审计机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对运用现代化手段维护审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推动新时期审计工作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受审计力量限制及认识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审计档案信息化工作严重滞后。如何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审计档案信息化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成为基层审计机关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档案信息化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档案信息化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任务繁重、人力不足的问题,除了要完成机关本身确定的项目外,还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各类审计项目以及拆迁、招商引资、工程标底编制等超出审计职责范围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审计监督工作已经筋疲力尽,更顾不上档案管理工作,更何况是工程量非常大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因此,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重审计业务开展轻审计档案管理现象,更没有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形成思想共识。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多数基层审计机关没有专职档案员,尤其是县级审计机关受审计力量的限制大多只能把临近退休以及理论水平、专业素质较低的人员安排在档案管理岗位上。即使个别审计机关安排了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同志担任专职档案员,但由于档案管理大多隶属办公室,这些同志还承担着大量的行政事务,档案管理实际上成了一种“副业”,专职的档案员变成了事实上的兼职档案员。同时各科室兼职档案员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项目审计上,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了解不多、认识不到位。因此,基层审计机关的档案管理队伍素质能力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档案信息化基础条件缺乏。一是办公场所无法保证。多数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在建设初期没有充分考虑档案室、陈列室等需求以及办公场所有限等因素,导致无法保证有足够的场所作为档案室,更谈不上档案库房、办公室、阅览室的三分开。二是建设资金无法保证。审计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配备专用电脑、档案管理软件等软硬件设备,以便于对审计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资金投入比较大。这对于经费较为紧张的基层审计机关来说有较大困难。三是资料收集无法保证。审计项目从下发通知到出具审计报告以及对审计整改的跟踪等,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审计项目任务重,资料收集意识不强、时间不多,导致有些应该进档的资料没有进入档案。
  (四)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基层审计机关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管理极不规范;二是档案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基层审计机关没有按照档案管理制度来管理审计档案,制度仅仅是挂在墙上、留在纸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尤其是有些声像资料不能按时归档,散落遗失较为常见;三是档案工作考核不严,多数基层审计机关都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了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但由于考核所占分值不大、奖惩不严格,导致没有形成浓厚的档案管理工作氛围。
  
  二、基层审计机关强化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审计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重视。一要建立领导机构。把建立覆盖全面、领导有力的领导机构作为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尤其是局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参与,同时明确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兼职档案员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中的职责,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发现问题直接追究具体责任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二要强化工作考核。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年底综合目标考核,加大分值比重,突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同时,把档案管理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规定凡是档案管理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取消科室及人员年度评先评优资格,以此来不断增强审计人员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三要创设工作载体。把档案创建达标工作作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档案管理五星级达标单位”创建活动,细化任务,责任到人,让每一位审计人员都能够参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狠抓档案管理的主动能动意识。
  (二)打造精通审计业务和档案管理的专业队伍。要把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作为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要秉承对档案、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选派一名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员作为专职档案员,专门负责统筹全局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并要求各科室明确一名兼职档案员,对本科室的档案进行审核把关和督促检查,凡是提交入库的档案资料必须经过兼职档案员审核把关和签字认可,发现问题严格追究责任。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要以现代化的技术要求为标准,分层次、有步骤地对档案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除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外,还要重点学习经济学、法学、图书馆学等知识,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专职档案员要定期对档案资料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审计人员进行及时指导,普及知识,努力打造一支既精通审计业务又熟悉档案管理的审计干部队伍。
  (三)夯实开展审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无法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因此,基层审计机关要迎难而上,想方设法,不断夯实档案信息化的工作基础。没有档案工作场所的,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报告,并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确保档案室办公、库房、阅档“三分离”。对办公经费紧张、建设资金不足的,要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全局的刚性支出,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对于档案管理软件,可以借助“金审工程”二期成果,将审计管理系统中的“档案管理”模块运用起来,既方便实用,也可以节约建设资金。对于档案资料收集的问题,要严格要求,督促审计人员在项目审计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提交档案资料;对档案资料不及时归档的,在全局进行通报,确保审计人员养成“案结卷成”的良好习惯。
  (四)建立健全审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档案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程,必须及早规划、提前准备。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审计档案管理规定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对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排查,发现不足及时完善,确保档案管理合法合规、规范有序,尤其是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制定工作规划,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进度,快速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档案管理制度执行。档案制度确定后,无论是审计档案的归档,还是审计档案的借阅,所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贯彻执行,坚决杜绝制度形同虚设现象,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乙1号 

      电话号码:010-52863266

      传真号码:010-89294300

      E-mail:zhongshenpe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