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2863266 

中国审计网欢迎您 , 为您提供专业的审核课程

用工匠精神       圆心中那个梦

新闻动态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News

审计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和路径分析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4-02 | 81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统一开发提质审计业务周边新的标准化产品。审计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每一个流程都需要订制标准化产品来约束和修正。2010年重新修订颁布的审计准则在审计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随之下发的10种主要审计文书及其参考格式,3种审计文本参考格式,保证了业务文书操作主线的上下一致,突出了国家审计的行业特征,极大便利了审计人员的业务操作。

近年来,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国家审计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方式,创新成为审计主旋律和各基层审计机关不容回避的现实要求。为适应这种转变,各级审计机关不断探索和调整新的文书模块,按照各自的理解梳理审计边界,形成了较为散乱的局面,审计业务人员时常处于无所适从的状况,消耗了不少有生力量,也不利于审计事业的整体向上发展,统一开发审计业务周边的新的标准化产品成为十分迫切的需求。笔者认为,能否开发出基层审计机关有共同需求的产品,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研发有实际需求的文书样式。当前审计公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结果报告、自然资源审计报告以及国有资本(资产)审计报告等已成为审计机关新的主流产品,由于缺乏规范指导,基层审计人员参考的样本分别来自署和省厅等不同渠道,遇不同意见和想法又被要求反复变换,亟需开发统一的文书模板并对审计内容做出提纲契领的规定。二是推出审计负面清单。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审计已经成为共识,但当审计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聚焦于体制、机制和决策层面时,原来必须依法依规对问题进行定性的惯性思维被顺势打破;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机关的职责范围做出了明确概括,各级审计机关也习惯于按照审计法第十六至二十四条规定的规定来确认审计监督对象边界。20141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召开前强调,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凡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要接受审计监督,原有的审计对象边界也被顺势打破。笔者曾据此对使用财政资金及为政府提供购买服务的民营企业进行过审计调查,但阻力较大;审理阶段又因管理政策类问题的定性无规可依被要求反复修改。因此,亟需通过审计负面清单的方式,对一些已引起突出内部矛盾的审计监督对象、处理处罚对象和方式、必须配套有明确定性依据的问题类别等作出界定,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以适应新形式新模式新内容的要求。三是提高金审工程的附加值。金审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12个重点业务系统之一,2002年底开工建设,至今已13个年头,但由于地方政务系统的开发建设一直处于无序状态,金审工程也未涉及针对地方的个性化开发,基层审计人员对该系统的使用仅限于几个应用模板,不少市县级审计机关因被审计对象多且资金量不大几乎弃用,金审工程没有实现“实施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与政府部门和重点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的广域连接试点”的建设目标。与此同时,在政府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未搭建成型的情况下,新一轮大数据审计热蓬勃兴起,各级审计机关纷纷投资开发联网审计和建设项目数据库,但真正具备广泛实际操作价值的甚少,一定意义上成为了“面子工程”。基于上述状况,亟需出台国家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操作指南,金审工程应着重开发适合地方审计机关的运用技术,提高项目附加值;联网审计应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地方电子政务基础条件不够的审计机关应理性等待,切忌一哄而上。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提高绩效,是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同样适用于审计工作。目前开展的地方审计机关垂直管理改革,为审计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在确定远期战略目标,明确阶段性重要工作任务的同时,沉下心来对审计工作的良性发展作出深层次的思考并有所作为,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乙1号 

      电话号码:010-52863266

      传真号码:010-89294300

      E-mail:zhongshenpe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