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2863266 

中国审计网欢迎您 , 为您提供专业的审核课程

用工匠精神       圆心中那个梦

新闻动态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News

我国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突出矛盾和路径选择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4-02 | 6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在调整和优化区域结构方面。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信贷资金供给不充足。长期以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缘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信贷权限上收、资金外流严重等因素,信贷服务功能锐减,不少地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已退出县域市场。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发挥不充分,对改善农业生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作用乏力。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初步启动,使得农村金融市场一度成为农信社“一支独大”的局面。因农信社实力不强和有限的信贷资源供给,无法满足数量众多的农民和中小企业庞大的信贷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结构调整。
  
  四、我国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一)培育消费金融的新增长极,发展消费金融的新型机构,开发贴近真实需求的多样化消费金融产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对于金融业,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培育消费金融的新增长极。金融机构要适应和促进消费升级,在做好传统消费金融业务的同时,加强对新型消费品,以及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同时推进消费支付方式现代化,完善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优化使用环境。
  第二,发展消费金融的新型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是一类较为新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和特点,消费金融公司在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之外起了很好的“拾遗补缺”作用。监管部门要逐步增加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数量,加快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第三,监管部门要引导银行业高度关注宏观消费格局的变化,鼓励其在积极拓展消费金融供给渠道的同时,结合消费热点,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和研发力度,通过开发贴近真实需求的多样化消费金融产品,进一步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满足理性消费需求。
  (二)从战略高度认识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
  第一,从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而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信贷结构、资本市场融资结构予以配合、互相联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讲到:“慎重的银行活动,可以增进一国产业。”信贷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的事例在现代经济发展史上很多。金融系统要着眼长远和全局,掌握新科技知识,把握产业政策,把兴奋点从房地产等领域转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尽力解决其融资瓶颈和其他金融方面的难题。
  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适当的信贷资金投入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监管部门应当以督促银行业调整信贷结构为抓手,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一是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引导银行业注重行业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合,真正做到在产业方向的选择上有保有压、扶优限劣。二是优化信贷业务的绩效目标,引导银行业将关注重点从信贷规模扩张转移到信贷业务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三是优化信贷业务的产品结构,引导银行业提高金融供给能力,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的多样化信贷融资需求。四是优化信贷业务的区域结构,引导银行业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授信政策。
  第三,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要探索建立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之间的转换机制,让发展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次第转入中小板、主板。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及再融资项目要向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的企业倾斜。鼓励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的企业和项目发行企业债券。商业银行要和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合作,创新产品和服务,增加融资渠道。保险公司可开发信贷损失保险服务,降低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的损失风险。
  (三)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调整优化信贷政策体系,创新拓展融资模式与渠道
  第一,建立健全金融组织体系。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金融组织体系。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持基础性环境,在税收、利率、存款准备金、信贷风险损失补偿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支持城镇化作为新业务的拓展领域。二是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调整优化县城以下传统农村地区的网点布局,增强服务对接能力。三是加大资源投入发挥自身特色战略优势。进一步拓宽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提高合作性金融的服务水平,发展壮大地方股份制银行,加快推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制定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特色发展战略,通过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实现业务和收益的快速增加。
  第二,调整优化信贷政策体系。商业银行应根据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信贷需求,调整优化现有相关信贷政策。一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现代物流和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尤其要加大对城乡一体化中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出台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二是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层次。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品种。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产品,大力运用林权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等信贷新模式促进农业规模经济效益的提升。支持城镇居民就业创业,灵活运用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民工创业贷款、扶贫贴息贷款、联保贷款等模式,扶持城镇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就业,有效提高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满足率。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乙1号 

      电话号码:010-52863266

      传真号码:010-89294300

      E-mail:zhongshenpe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