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注民生资金绩效。农田水利资金、社保资金、教育卫生资金、环境保护资金等等,这些资金都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一个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大对民生资金审计力度,关注这些资金的核算是否规范,是否专款专用,有无应拨未拨、挤占挪用的问题,是否产生应有的效益,以规范民生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提高民生资金使用绩效,从而推动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
(三)关注民生工程的规范性和效益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专项资金审计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小学建设项目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项目的审计力度,关注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是否规范,如工程立项是否经过批准,发包是否经过招投标,是否按中标文件规定签订工程承包施工合同,工程变更联系单签证是否符合规定,工程竣工是否经过验收,工程款结算是否经过审计等,提高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关注经济决策过程是否规范,有无滥用权力及经济问题。审计中,应当挑选投资额大、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予以关注,重点检查程序是否规范,背后知否存在乱用职权及其他经济连带问题。检查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一项重大的经济决策是否遵循国家财政及经济政策,是否集体决策,是否执行了规定的程序;目标是否实现,评价重大经济决策和重大投资项目是否更好地促进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注有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有无挤占、挪用、侵吞、转移资金等问题,并关注领导干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五)开展民生审计还要善于倾听民声,反映民生诉求。民生审计从何入手,民生审计是否切中时弊,要善于从倾听民声中来明确审计目标,检验审计成果。民声是一面镜子,是民情民意的真实映照。惠民政策制定是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效果如何,百姓最有发言权,都可以从倾听民声中感知。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审计人员,能够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取得最真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