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2863266 

中国审计网欢迎您 , 为您提供专业的审核课程

用工匠精神       圆心中那个梦

新闻动态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News

浅谈审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路径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4-02 | 645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改进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路径 
  (一)加强引导,提高全员档案工作意识。营造重视档案工作的整体氛围,通过宣传督促、业务培训、考核评比等措施强化档案工作重要性。同时,强化考核工作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加大项目档案在处室考核、公务员个人考核中的比重;严格按照审计档案“主审负责制”规定,强调主审责任,加大对项目主审档案工作的考核力度,促使每个审计组都成为“组长总体把握、主审统筹安排、参审人员积极配合”的归档团队。(二)关口前移,加强档案工作事前规划和审中资料收集管理。审计档案由审前准备、审中实施、汇总报告、督促整改等一系列材料汇集而成,项目结束后再进行档案归集整理很难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因此,应将档案工作关口前移,由目前的事后开展向事前规划、事中管理转变。年初,由机关档案管理人员依据当年项目计划和时间安排,提出各项目阶段性归档要求;项目开始前,将归档时限和相关标准文件传达到位,为审计组在项目实施中及时收集资料提供依据和参考;审中,督促审计组成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资料归集、梳理,在项目实施中及时与法规处、机关档案管理人员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项目档案质量的各类问题,确保审计资料收集完整、规范。
  (三)强化培训,提高审计人员档案工作水平。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审计人员掌握更有效的档案归集方法。年初,开展档案工作培训,布置当年归档要点,提出工作要求;年中,总结档案工作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并不定期邀请审计署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开展审计档案管理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等活动。同时,开展质量抽检互查活动,促进审计人员加深对档案工作相关规定的理解和掌握。抽检参与人员应涵盖项目主审、业务骨干、审计新兵等各层次人员;抽检项目按随机原则确定,抽检结果在单位内部通报。
  (四)加强研究,推进审计档案编研利用。一是强化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以审计署开展的档案密网、专网分离工作为契机,实现通过办公软件浏览非涉密档案,拓宽审计档案利用的受众范围和共享渠道;建立数字化档案查询室,在与网络物理隔离的计算机上存储所有审计档案以供浏览;逐步建成查询便捷、浏览迅速的数字化档案平台,实现“查文查档不翻本、阅文阅档不进库”的科学化档案管理。二是探索档案资源的深度利用。组织财政、企业、经责等各领域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对历年同类项目查出问题进行整合,分析倾向性问题,总结先进经验,进而形成各领域审计项目操作手册;对历年各领域的审计信息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信息要点,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参考。三是加强档案理论研究。以数字化档案平台为基础,加强对档案工作先进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乙1号 

      电话号码:010-52863266

      传真号码:010-89294300

      E-mail:zhongshenpe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