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2863266 

中国审计网欢迎您 , 为您提供专业的审核课程

用工匠精神       圆心中那个梦

新闻动态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News

关于进一步深化资源环保审计的思考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4-02 | 566 次浏览 | 分享到: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维护资源环境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审计应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对重点区域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审计,从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的环境问题入手,促进强化对江河、湖泊、土壤、空气等污染的防治;二是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审计,促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三是对重点水利建设工程进行审计,促进增强城乡增强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及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
  
  三、加大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问题的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审计机关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加大对生态文明机制、体制、制度的分析研究,着力分析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的深层次矛盾,反映影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管理上漏洞,促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一)重点关注体现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指标体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措施。一是通过对不同地区重点企业资源实际消耗情况的分析测算,客观评估资源消耗的合理性,尤其是能源消耗的合理性,促进建立重点产业或企业的资源消耗指标体系;二是通过对重点企业、尤其是重点污染企业超标排污量、污染事故指标及其对环境破坏程度的分析,促进建立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损失指标体系;三是通过对扩大森林、湖泊、湿地、草原面积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评估与分析,促进建立生态效益指标体系。
  
  (二)分析研究经济补偿及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核心。审计机关要围绕生态环境核心制度建设开展审计调查。一是认真研究影响资源性产品价格合理变动的体制、机制问题,积极推进税费改革,促进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体现生态价值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机制;二是着眼于公共资源管理及使用情况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节能量、碳排放量、排污权、水权交易等试点,促进建立合理开发运用生态资源的体制机制;三是认真调查研究修复环境破坏的综合成本,重点分析资源环境损失、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其它损失等成本要素,推进建立环境损坏赔偿制度。
  
  (三)促进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的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追究制是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当前情况下,审计机关要深入研究资源环境领域违法违规问题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审计的揭露能力与突破能力。一是进一步深化资源环境领域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突出“权力运行与责任落实”两项审计重点,把领导干部守法、守规、守纪、尽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评价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所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防止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资源分配权、使用权、监督权牟取私利,确保资源环境领域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力与程序行使权力;二是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突出对资源环境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大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强化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审计中揭露与查处的问题,在弄清事实、准确定性、区分责任的基础上,依法进行严肃处理,促进完善问责制与责任追究制。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乙1号 

      电话号码:010-52863266

      传真号码:010-89294300

      E-mail:zhongshenpe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