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反映测评对象特征的各项评价指标:
。
2.确定各项指标的满意值,满意值是指在目前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优值;不允许值是指该目标不应该出现的最低值。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之差常作为允许变动的参照系。
3.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功效系数=(
-不允许值)/(满意值-不允许值)
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项指标的权数。国内外关于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方法有数十种之多,这些方法根据计算权数的原始数据来源以及计算过程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主观赋权法,一类是客观赋权法,最后一类是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这里我们采用一种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层次分析法(AHP)算法。层次分析法首先将所要进行的决策问题置于一个大系统中,这个系统中存在互相影响的多种因素,将这些问题层次化,形成一个多层的分析结构模型。之后运用数学方法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层层排序,最终根据各方案计算出的所占权重,来辅助决策。
4.计算评测对象的总功效系数。算法可采用算数平均法或几何平均法,所得总功效系数数值按大小排列既可得其优劣次序。
目前,电子政务项目信息安全审计主要是依附于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价中,相关规范及理论技术尚未形成标准,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所需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