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特点
6月28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作了《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综合反映了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状况,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审计建议。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有以下特点:
一、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为“促发展、促反腐”发挥积极作用 。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审计署制定了《关于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若干意见》(审办发〔2014〕73号)等,反复强调审计机关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对重大违法违纪、重大损失浪费以及乱作为、假作为、不作为等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问题,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另一方面,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历史、辩证、客观地看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既不以现在的制度规定去衡量以前的老问题,也不用过时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对突破原有制度和规定的创新举措或应变措施,只要符合改革方向,有利于科学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利长远,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绩效、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有利于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有利于化解矛盾、防范风险,就积极予以支持,并促进总结完善,推动形成新的制度规定;对深化改革、探索创新中出现的一般性不规范行为和工作失误,从促进提高规范的角度,及时予以提示提醒,促进改进完善;对审计中发现不适应甚至阻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制度规章、体制机制,主动揭示反映,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审计工作报告贯穿了上述审计工作思路,在反映真实情况、揭示风险隐患、指出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制度性障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研究分析、慎重稳妥地处理,更加注重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可以说,审计工作报告集中体现了在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取得的成效。
二、跟踪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事关中央政令畅通,是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和保障。《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提出,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按照这一要求,审计署去年以来开展了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工作,着力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相关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特别是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反映好的做法、经验和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最近,报经国务院批准,审计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审计作用促进稳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审政研发〔2015〕30号),把促进中央稳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当前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并按月向国务院报告审计结果,同时在财政、金融、企业等审计中,也都把中央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审计工作报告专门反映了此项跟踪审计结果,揭示了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建设、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和进出口通关服务便利化等方面情况,也反映了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贷款或转贷款普遍存在利率上浮等现象。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既是审计机关的新任务,也是审计技术方法的新探索,还是发挥审计监督建设性作用的重要途径。通过这项工作,力求推动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积极发挥审计作为政策落实“督查员”和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三、深化财政预决算审计,促进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预算反映着整个国家政策、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其编制和执行的规范性既关系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性,也事关财政政策绩效。新预算法对预决算制度建设和财政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并从法律上要求对中央决算草案进行审计。审计工作报告从总体上反映了中央决算草案报表与向人大报告的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及原因,从决算和预算执行两个层面揭示了存在的具体问题:决算层面,主要是报表体系不够完善、相关事项披露不够充分、中央决算草案与部门决算草案不够衔接等问题;预算执行层面,主要从预算收支的完整性和分配管理的规范性两个方面,反映了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财政管理方式不完全适应等问题。同时,针对进一步贯彻落实预算法相关要求,提出了“制定决算编制有关办法,完善总预算会计制度,明确决算的编制内容、报表格式、上报程序和时限”等审计建议。
四、关注财政统筹使用推进情况,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方面,也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务院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相关要求,在中央预算执行、地方财政收支、专项资金审计中,始终将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统筹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等作为重点内容。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财政存量资金审计情况单列出来进行重点反映,揭示了存量资金的规模、盘活存量的情况以及影响存量资金统筹使用的主要因素。在相关专项审计中也注重反映此方面问题,如在中央财政管理审计中,反映了国债发行与预算执行、国库库款余额管理缺乏衔接,高额库款余额与发债融资并行;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有限定用途的资金规模仍较大,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不到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