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2863266 

中国审计网欢迎您 , 为您提供专业的审核课程

用工匠精神       圆心中那个梦

新闻动态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News

“三公”经费管理控制的历史镜鉴和国际借鉴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4-02 | 85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公”经费是指使用财政资金支出的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三项经费。这类费用不是现在才有的东西,历史上早就存在;也不是我国独有的东西,任何国家都会产生耗费。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有效控制“三公”支出,有必要以史为镜,以国际为鉴。
  
  一、可以继承的历史经验

  我国历史上,“三公”经费管理控制的主要经验有:  
  (一)制定标准
  《汉书》记载,汉宣帝曾经下诏批评地方官员擅自提高过境官员的住宿和伙食水准,类似于今天的“超标准”接待,说明那个时候已经有了中央统一规定的公务接待标准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勤俭治国著称,首倡炒萝卜、炒韭菜、两碗青菜、葱花豆腐汤“四菜一汤”标准餐。各个封建王朝都对官员的乘车、乘轿做出严格规定,不同品级乘坐不同的车子、轿子,一旦僭越,就会受到惩处;这虽然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却也说明古代“公车”消费有章法可依。
  
  (二)预算管理
  早在西周时期,周王朝就设立了“邦中之赋”,是专门用于宴请宾客的财政收入,用现在的语言表述,就是专门设立了“公务接待费预算”。唐代官员在“俸料钱”中设立专项经费预算,用于公餐支出;宋代地方财政则设立“公使钱”科目,专门用于路、府、州、县的公务接待。中国自秦汉时起就建立了官办驿站,给过往官员提供“差旅”服务,其所需经费、物资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纳入预算负担。
  
  (三)审计监督
  我国是最早建立审计制度的国家之一,西周时期就有专司审计的“宰夫”,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上计制度”。进入封建社会后,各主要朝代都继承和发展了审计制度,对财政收支进行审计,配合御史监察制度,形成比较完整的监督体系。一些封建皇帝,对审计监督结果比较重视,能够严格追责。比如朱元璋,他就对铺张浪费、贪污腐化和“擅自乘驿传船马”者,严惩不贷。民国时期在继承我国审计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欧美、日本的做法,改良了我国的审计理论和组织方式,也为我们加强“三公”经费审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理经验

  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三公消费”规模很小。他们的做法是:
  
  (一)预算公开透明
  香港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预算是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公布的,并公开接受公众查询和质询。一些部门的财政预算公开细化到“一张桌椅的维修”、“一张公务用纸领用”,打印出来多达数百页。对公众的质疑,这些部门及其官员会及时、详细、耐心地做出解释,直到公众释疑为止。
  
  (二)开支要求严格
  香港政府的财政制度对官员的开支要求非常严格,甚至说苛刻。公务员因公出差要受香港政府《公务员事务规例》的约束,公干期间涉及的住宿、膳食、洗衣、一般应酬、交通、零用杂费等开支,一律从公务员领取的膳宿津贴中自行支付。香港审计署按照“适度和保守”的财政原则实施审计,发现不合理开支会责令当事人退还款项,有时还会“送”当事人去廉政公署“喝茶”。
  
  (三)从严管理公车
  他们在公车使用上公开透明,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法律制度。对终审法院首席法官、行政会议当然成员等高官配置专车,“有控制”地免费使用。一般职级公务员按照“需要”、“ 合乎经济效益”和“非专用”三项原则,经部门首长批准,可以使用公车。政府鼓励公务员尽量优先选择便宜的公共交通工具,或租用价格低廉的商业服务车辆完成公务活动,而对使用出租车等费用较高的交通工具则有限制性规定。
  
  三、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
  (一)财政预算控制
  欧美国家、日本都将各类行政费用详细列入预算,经过议会批准后方可开支,还要定期向议会报告预算执行结果。在印度,除了重要外事活动外,一般部门预算中没有“招待费”这一预算科目,发票不能以工作的理由报销;财政支持被切断了,自然也就没有人张罗着请客送礼,公职人员普遍没有公款吃喝的概念。
  
  (二)严格审批手续
  在俄罗斯,政府部门请人吃饭需要繁杂的审批手续,至少3个领导签字才能顺利报销。请客之前要先填写一张“请客计划”,详细注明请客的目的是什么,去哪儿吃,吃什么,大概花费多少等等,经领导签字批准后才能请客。吃完饭后,要索取发票,并在发票上标明菜品及其价格。此外,还要报告是否达到了请客目的,请客效果怎样等等。整个过程耗时数个月,严格的程序打消了公务员借机大吃大喝的念想。
  
  (三)明确公车标准
  印度、韩国规定,各级官员公务用车都必须使用国产汽车;法国规定个人使用的公务用车,发动机排量不得超过1.4升;加拿大、英国规定,公务用车要选择便宜和节能环保的车型。法国给部级以上配置专车和专职司机,司局长以上公务员配专车、不配司机;日本总务大臣、副大臣有专车接送上下班,其余的官员只能被公车接送到指定站点,换乘公共交通工具;韩国政府机关所用的公务车辆,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公用车辆管理规定”来分配使用。
  
  (四)监督问责严厉
  在日本,1994年起各地陆续建立民间行政观察员制度,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他们时常向政府提意见,检查纳税人的钱到底是怎么用的。在欧美国家,行政经费公开已成惯例,社会公众有权予以监督。这些国家,在“问责”上也执行非常严格,例如:2010年12月,美国密歇根州国会议员约翰.科尼尔斯把属于国会办公室的公务车借给儿子使用,被要求公开道歉,并向美国财政部补偿5682美元;2009年8月,韩国国务总理提名人金台镐,因其妻子以个人用途使用公车,在获得总理提名后不久被迫辞职。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乙1号 

      电话号码:010-52863266

      传真号码:010-89294300

      E-mail:zhongshenpe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