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是探索大项目审计管理模式。近年来,审计署及省市审计机关相继组织实施了大型审计工作模式,通过充分运用审计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审计项目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最大限度保证了资源共享、质量优化,这种一体化组织模式对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县级审计机关要尽可能整合审计资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AO、OA交互为载体,实现对大型项目审计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以互联网和审计专网为载体,实现各审计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数据传递;以AO系统为支撑,建立一个数据平台,实现对大型项目数据的集中式处理。在政府地方债务和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基层审计机关能够顺利完成审计任务,依靠的就是大项目审计管理方式的有益尝试。
八是深入推进信息化技术与审计大融合。按照《江苏省“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一个平台、两个中心’(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数字化审计方式和管理模式,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审计核心业务、审计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突出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以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关联分析、预警分析和预测分析为基础,探索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增强信息化环境下查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计技术水平。
当前,县级审计机关全面推进审计行政管理、审计实施及审计质量控制的数字化是加强审计管理的有效途径。但是,信息技术对审计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审计管理理念,并在审计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