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审计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据统计,人类80%的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目前的审计实践也证明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在多个行业和审计项目中加以应用。但是由于地理信息技术还是一个新生事务,受传统审计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的限制,审计人员采用空间概念去思考问题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审计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接下来可思考在强化审计人员空间思维方式的同时,将专业空间数据分析与具体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操作方式结合起来。如在核查某些地块属性真实性的过程中,可指定专人先将这些信息在GIS软件中导出成带有坐标信息的KML文件,然后下发给审计人员加载到常规软件Google Earth中进行浏览和审查,标记问题图斑后再导回专业软件中进行后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专业操作能力不足的缺陷。
二是地理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今后可思考加强与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融合措施。如在通用GIS软件ArcGIS中通过其空间数据库引擎接口建立与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Oracle之间的转换通道,使得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自身比较熟悉的数据库软件来使用和操作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商务智能、数据挖掘分析,进而使得地理信息数据与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连接和交互成为可能。
三是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积累机制还不完善。由于地理信息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体,具有区域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等特征,数据采集的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完整性对审计数据的准确完整分析意义重大。今后可考虑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沟通交流,积极推行有关数据标准和技术接口,推动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数据采集、积累和对数据的审计分析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