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开思想“总开关”。思想一通,一通百通。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的战略意图,从国家治理和依法治国的高度来深化对审计职能作用的认识,做到思想上同频共振、认识上踏点跟拍,与中央要求保持高度一致。要有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不等不靠,大胆探索,积极作为,一条一条研究落实,赢得工作主动。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勇担使命,自我加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实际行动让每一项要求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切忌叶公好龙、坐而论道。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创新,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下去,为审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提升队伍“战斗力”。把政治素质教育摆在队伍建设的首位,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保证能够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始终保持对宪法法律和审计事业的敬畏,始终保持审计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坚持审计能力标准,认真对照刘家义审计长关于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提升工作能力的要求,查找差距不足,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提升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严把队伍“入口关”,拓宽渠道,严格标准,改善结构,形成专业融合、优势互补的“多兵种”审计队伍。加大骨干培养力度,注重实践锻炼,深挖队伍潜力,特别是狠抓主审培养和计算机技能培训,建立一支中坚力量,储备一批战备资源。
三是系紧队伍“风纪扣”。坚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保持审计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狠抓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力戒“庸懒散、娇骄暮”,落实“实高新严细”作风要求,巩固和提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坚持文明审计,注重工作方式,把握沟通技巧,树立良好审计形象;坚持以文化人,弘扬审计精神,增强审计事业吸引力和审计人员荣誉感、归属感。从严推进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审计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抓早抓小,坚持“零容忍”态度,加大廉政纪律、审计纪律巡查和回访力度,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警示,及时作出处理。
四是深化审计“大格局”。强化对下级审计机关的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积极稳妥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统一管理,真正拧成一股绳、织紧一张网、布好一盘棋。改进审计项目和计划管理,增强审计预期,增强上下级计划的协同性。推行大项目审计模式,统筹调配全省审计力量,重视利用内部审计资源,购买社会专业审计服务,加大交叉审计力度,实行统一组织、集中审计,实现审计规模效益。建立健全工作报告等制度,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和重大案件线索向同级政府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工作中遇到重大事项,必须逐级上报。强化审计队伍管理,建立干部队伍信息库、骨干人才库,实行干部动态管理、工作记实管理,为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搭建平台。加强审计财物管理,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将资源重点向基层和经济困难地区倾斜。
五是提升发展“战略性”。着眼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建设,增强审计工作后劲。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推进全省审计数据中心建设,创新电子审计技术,用高科技武装审计、提升能力。推进组织方式变革,加强项目融合,推进审计工作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将部署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到底,提高执行力。注重规范化建设,落实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意见》及审计署部署,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和业务规程,建立健全资料数据提供和共享、部门配合协作、审计整改联动等工作机制,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