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整改既是对审计发现问题本身的纠正,也是对政府单位和部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制度缺陷、机制弊端等问题的矫正和堵塞,是实现审计监督价值的重要环节。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审计整改,对更好地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推进完善国家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审计整改困难分析
审计部门应通过履行审计职责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如果说审计是“照镜子、正衣冠”,那整改就是“洗洗澡、治治病”。但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却反应各异,有的避实就虚,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归咎于客观原因、历史原因,有的敷衍应付。这些“特殊”情况使审计整改成为当前审计监督工作中的难点。
(一)责任主体问责难
审计整改不仅要注重追缴和纠正违法违规资金,而且要注重追究相关责任。但从实际情况看,除了审计发现的问题涉及重大违法违纪行为,需移交纪检部门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外,很少有因为审计发现问题而被问责的当事人,而因为审计整改不到位而受到处罚的当事人更是没有。
(二)屡审屡犯,避免重蹈覆辙难
审计多为事后监督,且督促审计整改的手段匮乏、力度不够,一些深层次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会出现被审计单位一边审一边改、一边改一边犯的“屡审屡犯”情况。
(三)审计成果广泛运用难
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一般都具有普遍适用性,同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该根据各自的职能,充分运用好审计整改成果,实现审计整改效果的最大化,但目前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审计整改成果很多都“不见阳光”或只停留在审计报告上。
二、审计整改的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
审计整改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审计整改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被审计单位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有监督部门执法不严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机关自身缺陷制约整改成效
1、审计建议质量不高影响整改程度
审计机关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如果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提出的一些建议空洞或不具操作性,就会导致被审计单位难以采纳和落实审计建议。
2、审计整改负责主体的缺位影响整改效果
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整改检查应由审计机关指定部门负责。但由于我国审计机关普遍存在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的情况,很难做到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负责审计整改工作,普遍采取“谁审计谁负责”的做法,即由项目审计组负责督促整改检查。这种审计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做法,必然会影响审计整改的效果。
3、对审计整改工作认识不足
审计实践中,各级审计机关都比较重视审计实施的过程,在审计程序、现场管理和审计处理上都有行之有效的管理、责任、追究机制;但审计整改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所占比值相对较少,导致部分审计单位“重审计、轻整改”,影响审计整改的功能发挥。
4、审计整改时间“一刀切”
被审单位审计整改所需的时间与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紧密相关,有些问题可能确实无法在整改期限内解决,更不要说是完全整改到位。目前,审计机关从时效性考虑,常要求被审计单位在整改时限内完成整改,导致部分被审计单位敷衍了事,提供的整改报告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二)被审计单位整改态度不到位
1、认识不到位
部分被审计单位认为审计监督就是“挑刺、找茬”,而且害怕把问题暴露给审计人员。从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拖延或者听之任之的态度,甚至抱着“不理旧账”的观念,消极对待审计整改,影响整改效果。
2、整改不彻底
一些单位在审计整改过程中采取“选择性整改”,简单性问题和容易整改的事项,比如加强内部管理的建议乐于积极采纳,但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如追回损失浪费等,则往往采取避重就轻的做法,导致审计整改流于形式。
3、屡整屡犯
部分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往往就事论事,同一不规范事项,此次审计整改好了,下次审计中又会发生。没有堵住产生问题的根源,也没有形成控制机制,审计整改效果就难以体现。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与执行手段不足同时存在
提高审计整改效果,需要强大的法律、法规条例作后盾,更需要严格的执法才能落到实处。当前,这两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法律、法规本身不够完善,审计本部门对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运用不充分等。我国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审计整改作了明确规定。但应当看到这些规定比较原则化、框架化,基本上是调查和了解、定期审计、跟踪审计等“以审计促整改”之类的手段。比如,对于拒绝和拖延审计整改的行为,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只是明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和建议处分权,如何申请、哪些内容可以申请并没有具体规定;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也只是明确依法采取必要措施,至于必要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采取并没有阐述,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这易导致审计整改检查落实不到位,审计机关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出现“有法难依”的问题。此外,审计部门没有关于整改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也易导致执行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