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2863266 

中国审计网欢迎您 , 为您提供专业的审核课程

用工匠精神       圆心中那个梦

新闻动态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News

准确把握审计重点领域 切实强化审计监督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4-02 | 75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是进一步完善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审计成员的强大作用。有中国特色社会审计成员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审计监督领域各司其职,发挥其应有作用。为了有效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强化对重点领域的审计,需要充分调动审计监督其他成员,积极发挥作用。适当调整审计管理体制,在一些审计项目和审计事项上,调动内部审计力量协助和参与到由国家审计牵头组织的审计事项上,无论是涉及面上的审计事项,还是重点领域的审计事项。方式既可以是吸收人员参加审计,也可以是组织交叉审计。国家审计力量可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到对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上来。

5.运用信息技术,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相结合,深化审计重点领域审计监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事项处理的信息化程度有的已很高,往往越是审计监督的重点领域其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越高,对被审计事项的审计监督,特别是审计监督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往往需要关联多个相关行业和多个事项的信息和数据,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新形势,着办提高审计监督效率和效果,深化审计监督,审计监督工作更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其一些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

一是审计应注重对信息和数据的集中分析、分散核查。按金审工程总体规划,各地不断推进了审计数据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了连续性的数据归集和积累机制,逐步构建了包含财政、地税、社保、金融、企业、资源环保、经济责任、外资、投资等行业的审计专业数据库和审计分析平台,并实现与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库的对接。尽管各地建设和发展速度不一,但趋势可喜。集中数据存储,便于集中专业人员和优势力量,对全部审计监督范围内的事项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对重点审计领域的信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形成一个初步分析结果,再分别派出审计力量深入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事项管理和发生的现场核查落实,从而大大深化了审计,缩短现场审计时间,提高审计实施效率。

广大审计人员从传统审计模式一路走来,要适应信息化发展和应用的新要求,并且还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需要对广大审计人员应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进行技能训练和培训,集中专业人员和优势力量进行攻关。各地要进一步加快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审计数据中心积累的相关数据,应用计算机模拟、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实施数据挖掘分析、审计流程模拟、数据分析模型固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对审计知识、经验情景化培训和审计案例模拟等多种方式,加快提升审计人员相关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

6.强化依法审计,促进审计整改和责任追究落实,确保审计监督成效有效显现

审计监督工作做到严格依法审计固然重要,但审计监督成效的显现,审计威慑力的发挥还有赖于审计处理处罚结论和决定的严格执行到位,审计建议的有效采纳。但这对审计机关来说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可喜的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人大等相关部门及其领导越来越重视,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情况在向好的方向不断推进,还需要不断加大力度。

一方面,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宪法、审计法等法律赋予的职权,严格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坚持审计职责权限、审计程序、审计方式、审计标准和审计保障法定,特别是对审计监督重点领域内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做到依法查处,决不手软,又要严格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要在“促发展、促反腐”上积极主动发挥作用,正确把握和深入研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历史地、辩证地、客观地看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既不能以现在的规定制度去查处以前的老问题,也不能用过时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尽力保证审计结论意见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促进全面落实审计结论意见。一是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开,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审计情况及时向人大、政府、纪委监察、组织人事等的汇报交流,以各相部门的职能作用,特别是落实相关责任追究,推动审计结论意见的落实。三是通过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对审计监督重点领域中典型违法违纪案例公开曝光,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多管齐下,进一步促进审计威慑力的提升全覆盖,可以使得审计监督的效果进一步彰显,审计监督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促使广大被审计对象,更自觉遵守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财经纪律。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乙1号 

      电话号码:010-52863266

      传真号码:010-89294300

      E-mail:zhongshenpe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