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审计程序的遵循程度。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工作的具体不走和顺寻,是保证审计质量和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手段。审计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审计法规中有关审计程序的规定,避免由于审计程序不当造成的审计风险,从而影响审计质量。一般来说,此比例越高,绩效越高。
(三)审计客户维度
这个维度可以理解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一般指上级机关、被审单位等。这一维度的关键考核指标应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的满意度、地方党委政府对审计机关满意度、审计机关被投诉次数。
1.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的满意度。被审计单位既是审计机关监督的对象,同时也是审计机关提供服务的对象。现在审计机关职能由“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变,被审计单位的满意程度越高,绩效越高。
2. 地方党委政府对审计机关满意度。这个指标直接体现了基层审计机关工作是否围绕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否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3.审计机关被投诉的次数。这个指标反映了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服务态度。一般来说,被投诉次数越少,绩效越高。但考核人员要注意对投诉内容的分析和核实。
(四)内部管理维度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都要做到内外兼修,这个维度的关键考核指标可以包括:审计机关内耗、审计人员文明程度、审计人员对所在审计机关满意度。
1.审计机关内耗。这个指标是指对审计机关内部管理的考量,人员、办公耗材、车辆、预算等。一般来说,内耗越低,绩效越高。
2.审计人员文明程度。审计人员是审计机关对外形象的最直接体现,即包括人员行为素养又包括人员审计经验,审计人员文明程度越高,被审单位对审计机关的认同感越高,审计效果越明显,绩效越高。
3、审计人员对所在审计机关满意度。所谓满意度是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工作可以获取满足感,愉悦感。只有重视审计人员满意度,才能增强审计组织凝聚力,才能不断提高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