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背景
Z公司是一家国内著名的特大型企业,近年来公司生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除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外也离不开生产建设的巨大投入。200X年至201X年三年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修理费用14亿元。年均投入百亿元以上,签订各类工程建设合同2300多份。
为揭示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招投标工作,及时纠正招投标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违法、违规现象,更好地为公司今后实施的项目服务,最大可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招投标活动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的情况下,遵循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有序竞争。Z公司开展了“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情况专项审计”。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结合以往项目结算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审计人员从国家、总部及公司招投标相关制度及与招投标有关的档案、资料入手,查阅有关工程项目合同台账、招标台账,按照一定比例抽样,对近年的一个大型(以下简称“YX工程”)工程和老区基建、技改、检维修项目的招投标情况进行了审计取证,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对招投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了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招标文件评分办法不完善,影响评标结果。如:YX工程某场地处理Ⅱ标段为填塘渣与碎石的低技术含量工程,招标时报价257万元的投标单位中标,但满足招标文件要求而报价为247万元的投标单位未能中标。
审计人员了解到该项目三家投标单位分别为A公司、B公司、C公司,三家单位报价及得分情况如下:
投标单位 投标价(万元) 商务分 技术分 总分
A公司 247.71 80.0 17.1 97.1
B公司 257.69 79.4 18.1 97.5
C公司 479.70 10.0 16.4 26.4
通过分析发现①C公司的报价分别是其他两家投标价的198%和186%(其主要材料塘渣与碎石的单价均为投标当期信息价的205%),C公司的报价严重偏离了市场价格,由于招标文件中缺乏对明显高于市场价、且没有竞争性的投标报价判为废标的规定,因此,本项目评标时没有将C公司的报价判为废标。②本项目评标分值设定为商务分80分,技术分20分。商务分的评分办法是:以三家投标单位报价的平均价乘以98%作为评标基准价,投标报价等于基准价的,商务分为60分,投标报价每高于(或低于)基准价1%,商务分加(或减)1分。经计算,A公司、B公司、C公司的商务分分别为84.4分、79.4分、10分,A公司和B公司的商务分相差5分,但由于商务分满分只有80分,从而使两家的差距缩小到0.6分,又由于A公司技术分比B公司低1分,使得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报价最低的A公司没有中标。
审计人员确定,存在该问题的关键在于现行的商务标评分办法存在缺陷,一是当某一家投标单位(如C公司)的报价比其他二家高出一定程度时,导致评标基准价被大大地抬高,使其他二家的商务分计算值超过满分或接近满分,他们之间的商务分差距将被缩小甚至产生均为满分而无差距的情况,从而使商务分失去作用。二是没有采取低价优先的评分办法,即没有将A公司的投标报价作为评标基准价。
(二)未设定投标报价最高限价,存在高费率中标现象。YX工程和200X-201X年间的土建工程共42次采用了费率招标形式,共有18家投标单位参与投标127项次,平均中标费率为30.66%。通过对42次土建工程费率招标结果的分析,发现存在高费率中标现象。如:YX工程某罐区土建工程投标单位以50.9%的高费率中标,不经招标的土建工程费率一般在35%左右,同类项目YX工程东区罐区土建工程中标费率仅为18.5%。审计人员通过查阅这几家投标单位在YX工程其它标段的中标情况,分析投标单位中标原因,认为YX工程三家投标单位前期投标承接的工作量已基本饱和,再次邀请这三家投标单位进行投标,无意愿中标,因此报价都很高,而招标文件没有根据取费定额及市场行情设定费率的最高限价,超过最高限价的投标报价作为废标处理的规定,致使投标单位高费率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