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保障房审计为例,原则上符合弱势群体对象就应该得到照顾。但同时也该思考,受益人是否真的是困难对象?低保证是否真的属实?这一切只有通过大数据交叉聚合、系统分析,才能确认受益人的收入、社保、缴税、生存情况,进而得出是否为违规享受保障房。
在2014年保障房审计中,该厅在“深”字上做文章,注重对外围相关数据比对分析。保障房分配数据分别与从工商局获取的公司注册数据、地税局获取的个税缴纳数据、公安厅获取的死亡人口数据和车辆数据、人社厅获取的养老保险数据、房产管理局的房产信息等做关联对比,以“身份证号”为关联字段,为审计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查出了一批有房、有车、有公司或高收入等不符合保障条件而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的家庭和个人。在这次审计中,全省审计机关通过比对分析锁定一人享受多套保障房以及低保人员、有车人员、死亡人员享受保障房等疑点问题2722条,依据线索跟踪审计共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12.12亿元,向各级纪检检察部门移送各类案件线索11起,移送涉案人员58人,涉案金额97.25万元。
2014年,湖北对30个市县低保和医疗救助开展了审计,为了避免用“死”方案去应对“活”情况,全省上下采取综合分析、数据比对、实地调查三种方式方法,并从事先确定的十一个重点方面逐一调查核实。为寻求审计工作突破口,针对低保和医疗救助涉及部门多、政策标准不统一、核实工作难度大、纵横交错等实际情况,去年从采集数据、录入整理、比对分析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全面开展低保和医疗救助审计工作。计算机审计中心采用大数据审计思维方式,利用第三方数据集中关联分析、整合分析、模块筛查,分区形成疑点待核表,发现了57114条疑点问题。各审计组人员通过对下发的疑点问题进一步延伸审计核实,查实了问题,找出了原因,并就改进和完善低保和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成效十分明显。去年此项目共提出有针对性审计建议25条,共向各级纪检监察等部门移送案件线索27起,涉案56人,其中省厅直接向纪检监察机关及主管部门移送各类案件线索9起,移送涉案人员19人,涉案金额353.34万元。
同样,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该厅制作了查询、多维和专题等分析模型近200个,根据对省直部门预算执行总体情况中反映的问题和审计目标,对省直部门中重点部门的指标结余结转、历年指标结余、账户转款、实际支出结构和核算进行重点分析,建立预算指标差异分析表、历年预算指标结余分析表、国库支付转款分析表、“三公”规模分析表、部门经济科目结构分析表等审计中间表。通过这些审计中间表,最终查出28个单位的83个预算项目近3年资金结余未用;将财政资金转移到本单位实拨资金账户或所属单位账户类疑点3235条等问题和疑点。一位老审计人说道,采取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精确定位的方式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真是快、准、狠!
--抓好疑点核查,实现“精准打击”
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锁定疑点,审计人员到审计现场只需拿着疑点查实查透,既节约了时间,又提升了效果。审计人员戏称,我们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用大数据分析这个精确制导的武器,来实现“精准打击”。
在对某医院收费数据进行分析时,审计人员将所有收费项目分类汇总后,结果中存在无法细化单位的收费项目,出现了小数的收费数量,如单价为1千元的眼科项目光动力疗法,出现收取0.54次的费用。审计人员最初预测可能是存在折扣,而形成小数计量,但经过对收费系统分析发现,系统中有专门的折扣字段,于是可以确认该系统在录入数量时没有做只允许输入整数的控制,存在漏洞。审计人员又进一步思考,这个漏洞很容易弥补,只需修改一个参数就可以了,而为什么医院未将这个漏洞及时修补,是否会利用这个漏洞进行违规操作呢。带着这个疑问,审计人员对眼科收费项目进行了重点分析,又进一步在药品和医疗耗材出入库数据与财务收入进行抽样对比的时候发现,出入库数据中没有眼镜的出入库记录,而财务数据中却有销售眼镜的收入,最终核实医院利用开光动力疗法诊疗收费项目来高价卖眼镜给公费医疗人员的问题,筛出这种情况的记录共计8948条。按照此思路延伸,最后查实大部分单位不可再分诊疗项目及材料进行小数计量的收费记录均为串项目收费。
在保障房审计中,审计人员不必到管理部门漫无目的地一项项查看登记情况,而是拿着筛选出的问题记录去查深查透。据参加保障房审计的同志说,审计进点后,每个审计组都有了疑点问题线索清单,在审计中,审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调查核实。如在宣恩县的审计中,分析比对发现疑点问题线索560条,审计人员按20%的比例进行抽查,而另外80%的问题线索,则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消号。使用“杠杆原理”,这样也大大节约了审计人员的时间。
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的组织方式在发生变化。目前,凡是可以利用大数据开展的审计项目,在时间安排上,数据分析要占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组织方式上,采取的是集中审计、分散核查。湖北省审计厅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首先组织一支分析团队,花将近一半的时间做数据集中分析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分析团队按照审计重点,生成各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差异分析表”、“预算指标支付进度均衡分析表”、“虚拨支出向本部门实拨资金账户转款情况表”等审计基础表和疑点表,分发给每个审计组,审计组以审计调查的方式到现场核实,大概1周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一个单位疑点核查工作。